一、燃油系统基础准备:适配标号 + 清洁无积水(预热系统的 “前提保障”)
- 确认柴油标号适配低温即使有预热,柴油标号仍需低于当地更低温 5~10℃(避免预热负荷过大、加热不彻底):
-5℃~-15℃用 - 10# 柴油,-15℃~-25℃用 - 20# 柴油,-25℃以下用 - 35# 柴油;
严禁混用不同标号柴油(会导致密度 / 粘度波动,预热后仍可能影响喷油雾化)。
- 排放燃油系统积水,避免结冰堵塞预热系统可加热柴油,但无法融化已结冰的积水,需提前排空:
打开油箱底部排污阀,排放 200~300ml 柴油,直至流出清澈无水泡的液体(排除底部沉积的水分、杂质);
拧开燃油滤清器顶部的放气螺栓,按压手动输油泵,排出滤清器内的积水 / 气泡(若流出液体带冰粒,需先让预热系统运行 5 分钟,待冰粒融化后再排放)。
- 检查燃油清洁度,保护精密部件
若为电控喷油泵机组(共轨 / 单体泵):需确认燃油为国六及以上低硫柴油(硫含量≤10ppm),且燃油精滤器为新更换的(或使用时间≤100 小时)—— 预热系统无法过滤杂质,杂质会堵塞电控喷油嘴(维修成本高);
若为机械喷油泵机组:检查燃油粗滤 / 精滤无明显蜡质即可(可拆检滤芯,若仅轻微灰尘,用压缩空气吹洗后复用)。
二、预热系统专项检查:测试功能 + 确认温度(核心步骤,决定启动成败)
- 检查预热系统电路,确保供电通畅预热系统依赖电瓶或外接电源供电,电路故障会导致加热失效:
检查预热系统保险丝(通常位于控制屏内或电瓶旁,标注 “Fuel Heater”),若保险丝熔断,更换同规格保险丝(不可用大规格替代,避免烧毁加热部件);
紧固预热部件的接线端子(油箱加热棒、滤清器加热套的电源线接头):冬季低温易导致端子松动或氧化,用砂纸打磨氧化层后重新拧紧,确保接触良好。
- 测试预热部件,确认加热正常打开机组控制开关(不启动发动机),按下 “燃油预热” 按钮(或开启预热档位,部分机组为自动预热),开始测试:
油箱加热棒:10 分钟后触摸油箱外壁(加热棒对应位置),应有明显温热感(约 30~40℃,不烫手),若冰凉,说明加热棒故障(需更换);
燃油滤清器加热套:同样触摸滤清器外壳,5~8 分钟后应温热(约 25~35℃),若无温度,检查加热套电源线或更换加热套;
管路加热带(若配备):观察加热带指示灯(部分机型有),或用手触摸管路,应有温热感,避免加热带局部过热(自限温加热带温度≤50℃,若过热可能是温控失效)。
- 监测燃油温度,确保达到启动阈值
若机组控制屏有燃油温度显示:需等待温度升至8~15℃(更佳启动温度,此时柴油流动性好,无结蜡),若温度长时间(>20 分钟)达不到 8℃,需检查预热系统是否有部分部件失效(如仅油箱加热工作,滤清器加热不工作);
若无温度显示:可通过 “按压手动输油泵” 判断 —— 预热后输油泵手感应 “轻盈顺畅”(柴油流动性好),若仍有阻力,说明燃油温度不足,需延长预热时间(或排查预热故障)。
三、辅助系统配合准备:润滑 + 电气 + 负载(避免预热正常但启动失败)
- 润滑系统:确保机油流动,配合预热减阻力
检查机油标号:需为冬季低粘度机油(如 5W-30、0W-40),油位在 “MAX-MIN” 之间,若机油呈糊状(低温凝固),需启动机油预热装置(若配备),或用温水浇淋油底壳(辅助升温),避免冷启动时干摩擦;
预热燃油的同时,可同步启动机油预热(若机组支持),双预热配合能大幅降低启动阻力。
- 电气系统:保障电瓶供电,支持预热与启动
测量电瓶电压:12V 电瓶≥12.5V,24V 电瓶≥25V(预热系统会消耗电瓶电量,电压过低会导致预热功率不足),若电压低,需先补充充电(不可边充电边预热,避免电路过载);
清洁电瓶接线柱:打磨氧化层后涂抹凡士林,确保启动时电压稳定,避免因接触电阻大导致预热中断。
- 负载与进气:确保无额外阻力
断开机组输出断路器(负载开关),所有外接负载(如水泵、电机)需脱离(带负载启动会增加发动机负荷,尤其冬季电瓶容量下降,易导致启动失败);
检查空气滤清器:若滤芯有灰尘或轻微结冰(冬季干燥多尘),用压缩空气吹洗(无需更换,避免进气不足影响启动)。
四、启动前安全与最终检查(确保无隐患)
绕机检查:观察燃油管路、预热部件是否有泄漏(如加热套密封不良导致柴油渗漏),若有泄漏需立即修复(不可带漏启动,避免火灾风险);
确认预热状态:预热完成后(燃油温度达标、加热部件无异常),关闭预热开关(部分机组会自动停止),等待 1~2 分钟(让燃油温度均匀分布);
启动技巧:单次启动时间≤15 秒,若一次启动失败,需间隔 30 秒再尝试(避免电瓶过度放电),再次启动前需确认预热系统是否仍正常(防止预热部件过热保护)。